容器生命週期
使用者對開發型容器的執行動作—建立、刪除,所產生的容器生命狀態,與資源、資料、計費息息相關,本文將詳細說明容器從建立到刪除之間,所有的生命週期狀態、意義與計費之間的關係。
執行動作與容器狀態之間的轉換:
- 個體狀態與描述、用量計費的關係如下表所示:
容器狀態 | 狀態描述 | 容器用量計費 |
---|---|---|
Initializing | 準備進入 Ready 狀態。 建立容器:系統正在分配資源並初始化容器中 | 不計費 |
Ready | 初始化已完成,個體已可正常連線使用 | 計費 |
Deleting | 刪除容器中,容器將被永久刪除 | 計費 |
信息
若建立失敗,個體狀態呈現Error
,則所有狀態均不計費。
建立容器
建立容器後,系統將分配資源並初始化執行容器,容器狀態將呈現 Initializing
,此時尚未能連線使用,但不久後即進入 Ready
狀態。在 Ready
狀態下,可操作內容如下:
- 連線登入
- 建立容器複本
- 關聯、分離服務埠...等其他一般操作
信息
建立步驟請參考建立容器
刪除容器
若要將容器永久刪除,不再使用,在點選刪除後,個體狀態將呈現 Deleting
,此時仍會計費。刪除完成後,容器將從列表上消失。
其他刪除的注意事項:
- 容器系統目錄下的資料將永久刪除,若需保留可建立容器映像檔。
- /home、/work 資料 (高速檔案系統儲存空間) 將會留存,不會隨容器刪除而清除。
信息
個體刪除步驟請參考刪除容器